彭冲:在江苏干了20余载,晚年时官至副国级,4个儿子都相当优秀
发布日期:2025-02-04 20:26 点击次数:156前言:
“有些人,一生就像是一本传奇的书。”
彭冲在江苏工作了20多年,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最终在晚年官至副国级。
然而,这个成就背后不仅仅是他的个人奋斗,他的四个儿子也都各自有所成就,堪称一代名门。
可是,这些成功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彭冲的奋斗历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的?
他的家庭又为何如此特别?想知道更多关于这位传奇人物的秘密,接着往下看。
彭冲老家福建漳州,1915年生人,祖上家境还算不错,奈何家道中落,到彭冲父辈这一代早已沦为贫农。虽然家境早已不好,但是,彭父对彭冲的文化教育并没有放弃,纵使吃不上饭,也要勒紧腰带供彭冲上学读书。父亲每日早出晚归,终日劳作只为能多挣点钱供彭冲读书,年幼的彭冲深知父母之不易,他痛恨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只是,幼小的他也无力改变什么,唯有拼命读书,摄取更多的知识,壮大自己,希望通过以此来改变家庭环境。16岁这年,彭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的高等实验中学,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新思想,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对革命心生向往。读书期间,彭冲开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3年,在老师和同学的见证下,彭冲加入了共青团,从这时起,他不再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了,他有了一个新身份——革命青年。当时,我党革命事业正值低谷期,以国民党无时无刻不在对我党进行打压排挤,数以万计的我党人士遭遇抓捕、虐待、残杀。为了保存实力,我党不得已开始转入地下工作。彭冲加入共青团后,在组织的安排下,开始为我党地下工作者传递情报,因表现出色,于1934年转入共产党。彭冲知道,从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这不单单是身份转变这么简单,这意味着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大,要面对的斗争也会更多。同年,彭冲加入革命文艺剧社工作。在剧团工作期间,彭冲自编自导自演了多部进步题材话剧,话剧公演后皆取得不俗反响,为宣传我党主张,宣扬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快,彭冲成为了剧社的骨干力量。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形势日益严峻,彭冲等人在剧社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一方面在剧社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另一方面,全力组织民族救国服务团,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服务团就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团体增长为几千人的大团队。服务团组建之后,彭冲不满足于仅仅在后方从事宣传工作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在国家与民族面对危机时,也想冲到前沿,杀光鬼子,赶走侵略者。1937年10月,他报名参军,成为了新四军政宣队伍中的一员。新四军的政宣工作与剧社的宣传工作不同,危险系数会更高,他们与其他战士一样,也会身临战场,也会直面死亡,对此,彭冲不以为然,因此从入党宣誓那刻起,便将自己全身心的交付给了党和国家。他带领宣传队时常奔赴于前沿阵地与基层各地之间开展各项宣传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彭冲任华东野战军6纵18师团政委,带领队伍南征北战,参与大小战役几十场,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彭冲从部队转入地方,组织上安排他回到老家福建开展战后建设恢复工作。5年后,彭冲由福建调任江苏担任省委秘书长一职,一年后任南京市市长。南京任职期间,彭冲高度重视地方工业生产工作,他亲自带队,多次走访调研,开研讨会,针对经济建设薄弱环节制定对应方案,改建老企业,新建新项目,成功将南京转型成为“生产型城市”。从1955年到1962年,7年时间,南京产值产增长到20亿余元,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高出7倍之多。1974年,彭冲升任江苏省委书记,2年后调任上海主持工作,历任上海市第三书记,上海市市长等职。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调至北京工作。北京工作期间,彭冲曾提议人民代表大会不再悬挂领袖画像,而是改挂代表国家象征的国徽,党中央开会讨论后接受了这一提议。彭冲在江苏20余载,坚持创新改革,恢复江苏多地经济发展。六七十年代,力排众议,坚持保护文物,这才使得南京多处古迹得以保存。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彭冲对我国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高位的他并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反而洁身自好,时刻提醒自己要廉洁奉公,不可忘记党的教诲,对自己加强要求的同时亦不忘对子女的严格教育。2010年,彭老因病逝世,享年96岁。值得一提的是,彭老有4个儿子,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做事要低调!”其子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成长,每个人都很出色,特别是擅长摄影的次子,退休前曾在南京多个重要岗位任职,后加入中国摄影协会,其摄影作品在各大报刊杂志中刊登并获奖。
